01.我来到地球的时候,地球已经进入了近月纪元,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曾经的80%。
这片区域曾经是无人区,因为人类不习惯这里极度干燥的气候。
人类文明依水而生,近月纪元之前的人类都习惯于沿水域居住,那些地方大多气候湿润四季分明,拥有繁华都市群,和现在早已湮灭于太平洋海底的残垣断壁大不相同。
让我到这里来的人叫做黎雨,她曾告诉过我,坐在这片无人区中的雅丹岩下,能看到地球上最美的星空。
于是我来到了这片雅丹区的沙地里,以人类的样子度过了在地球的第一个夜晚。
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地球人视角里的夜空。
月亮看上去很大,如果我对人类视力的估计准确的话,在人类眼里它大概像一扇敞开在不远处的圆形大门。
在它的不远处,还有一颗稍暗的星星,泛着荧红的光。
我忍不住伸出手,隔着三十亿万公里的距离,隔空抚摸它。
火星,那是火星。
按时间算,那里应该刚从滔天洪水中平息下来。
地球之前,我的上一站便是火星,不是过去的,而是未来的火星。
我在未来的火星上遇到了暂居于那里的人类,观察他们,陪伴他们,最终送别他们。
最后一批人类临行前邀请我同行,我婉拒了他们,说下一站决定去地球看看。
人类表示不解——他们眼里的地球因为月球坠入产生的潮汐力巨变,早已经没有了生命存在。
荒秃秃的一颗土黄色星球,比曾经的火星还要苍凉,实在没什么可看之处。
虽然诞生在火星上,苟活于所谓创世纪元的数十代人类早已习惯了我的存在,但对于大多数的他们来说,我只是一个邻居,一个他们威胁不了,但也没有意向干涉人类文明的,平和的邻居。
他们没有多问,我便也没有解释——我要去的并不是他们眼里的地球,我要去曾经的,还有人类居住的地球。
02.决定去地球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有些不寻常的。
首先,“决定”就并非我的行事风格。
而除了“决定”以外,我还进行了“思考”——我为什么去地球?
怎么去地球?
到了地球要做些什么?
第一次听说地球是在火星上一个被人类称作厄尔皮斯山的地方。
那座山高五千三百米,十公